网站首页 挂号就医指南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专家介绍 在线预约 联系我们
专家介绍
    挂号就医指南
    关于我们
    新闻资讯
    专家介绍
    在线预约
    联系我们
医院公告
西苑医院114电话预约挂号须知
北京西苑中医院怎么样?
西苑医院推荐知名专家列表
交通指南
北京西苑中医院名医推荐
联系我们

北京西苑中医院预约挂号网站隶属北京风捷诚信跑腿服务公司

联系人:小郭

联系电话:北京代跑腿挂号电话:13121112865

腾讯qq:

邮箱:1324792608@qq.com

网址:http://http://www.guojundd.com//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(颐和园东侧)

 
网站公告
 
医疗改革到底该往哪儿改
更新时间:2015-07-20 14:16:21  浏览次数:

    北京西苑医院预约挂号;看病贵、看病难,一直是中国社会的老大病问题,所以医改也就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。政府为此动作频频,虽然医疗乱象有了显著改善,但看病贵、看病难仍然没有实质性变化。2015年4月,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开,被看作是切实缓解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的关键环节,能否实现病有所治的公众梦想,还得看改革进展结果。

  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,按照相关部门的说法,进展明显,任务艰巨。艰巨在哪?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尚需巩固,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有待深化,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,改革的联动性有待增强。所以2015年启动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,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,落实政府的各项责任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、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,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,努力让群众就地就医。

 看了这个综合改革措施,有人认为,如果政府还是不想花钱,公立医院退出市场机制、回归公益本位没有保障。解铃还需系铃人。当初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的,在于政府抽去了公立医院的财政保障,让医院到市场中去游泳,自己赚钱养自己。现在要回归公益性,自然应该恢复对公立医院人员工资福利的财政保障。医院不为工资福利发愁,就会一心一意治病救人,医院行业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也会迎忍而解。从此次改革措施看,公立医院经费保障由服务收费、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,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。也就是说,取消药品加成,增加服务价格,也算是堤内损失堤外补,如果还不够,政府再补。这个思路应该很清楚,维持老百姓看病支出水平不变,这边降药费,那边涨服务费,如果涨多降少,政府就进行补贴。这样做,既不存在增加老百姓看病负担的问题,也不存在减轻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。

  既然确定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的思路,那么应该像对待其他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样对待公立医院,政府保障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,医院不用再去考虑赢利不赢利、赚钱不赚钱的问题。现在的问题是,改革定位虽然正确,但改革措施却不匹配。一边说是公益性,一边说还是你自己赚钱去。中国医疗的问题就出在这里。改革前,中国基本都是免费医疗,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,比如城市是免费,而农村则基本是合作医疗。之后,不这么搞了,将医院推向了市场,于是医院变成了企业,医生变成了商人,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,一乱百乱。如果不解决医院的公益性问题,无论怎么改,都是不得要领,达不到目的。公益性的最要害之处是,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由政府保障。做不到这一点,改得再多,也是换汤不换药,看病贵还是解决不了。

  医院的职责是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,医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看准病、开对药、做好手术。无论是医院,还是医生,都不能像商人那样,天天、时时想着赚钱,否则就是活不下去。这是一个根本机制问题。这个机制不改革,医院很难保证公益性,医生也很难一心一意钻研医术和治病,医患矛盾也就很难避免,老百姓看病贵也很难解决。

 说了看病贵,再说看病难。看病难主要不是指无处看病,而是指看准病难、治疗大病难。这源于医疗资源分布高度集中。全国人民如果都要跑到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广州等特大城市治病,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,而且也是很费钱的事。不用说医疗费,就是路费、住宿费、误工费(往往是辞掉工作陪病人到外地治病)都承担不起。一些人因病返贫,原因就在于此。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、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,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,努力让群众就地就医,这个设想让人鼓舞。但是,是不是理想很丰满、结果却骨感还很难说。虽然县级医院的硬件设施只要肯花钱,能够很快配齐,但医生水平与能力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提高的。在这方面,如果不从国家层面采取有效措施,仅靠县里面自我提高,是没有多大保障的。

 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应该借鉴义务教育改革经验,使医疗资源配置变得分布均衡一些,应该采取三项强硬措施。一是加强医疗资源缺乏省份的硬件建设,争取在硬件设施方面,各省区没有太大的差距,这得依靠国家投入。国家与其投入那么多的钱搞修路架桥,不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医疗设施建设。这样既可以拉动经济发展,改善经济结构,也可以惠及民生,解决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。二是适当平衡医务人员资源,从高水平医务人员相对集中的大城市选调一些人员,派谴到高水平医务人员相对缺乏的省区工作,或是轮流工作,保证各地区医务力量的大体均衡。三是大力整合现有医疗资源,一个省建立几个地区性医疗集团(几个临近县,以交通方便为原则),其下设中心医院、一般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,实行费用统一结算、医生统一调配、设备集中使用,以便真正形成了分级诊疗的格局。中心医院负责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,并治疗大的疾病,一般疾病转给一般医院治疗,慢性疾病和小的疾病又转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,就诊按相反方向进行,一级一级向上转诊。这样,就医有序进行,治疗分级进行,发挥所有医疗资源的最大效益,避免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浪费,群众看病就医也极为方便。

 在此基础之上,还可以建立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以及东北、西北七个特大医疗中心(交通便利的临近几个省区)。这些特大医疗中心,都应该是国家级水平的,负责疑难、特大疾病的治疗,负责对所在区域医生进行培训,负责重大医疗科研攻关,负责国家级诊疗标准的制定。在七大特大医疗中心之下,再将省会城市建设成为本省医疗中心,负责所在省份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。这样就形成了地区国家医疗中心、省级医疗中心、地区(几个交通方便的临近几个县)医疗集团三级医疗体系。有了这样一个医疗体系,就可以推行分级诊疗、急慢分治了,全国人民也用不着再跑到北京、再跑外地、再跑所在地区大医院治病了,看病难自然能够缓解,在费用方面也可以省去千里就医所需要的路费、住房费和误工费了。

  解决了医务人员工资福利保障这个核心问题、全国医疗资源均衡分布这个关键问题,剩下的就是节省医疗总支出的问题了。首先是抓住关键药物或是基本药物生产问题,这些资源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,不能由药企、药商漫天要价。其次是确定个人合理承担医疗费用问题,既不能全民免费,那样国家财政承担不起,也不能全部自费,那样老百姓承担不起。如何分摊医疗费用,是一个艰难的具体问题,应该在实践中摸索,并不断完善。总的讲,政府应该对人民健康负责,但是公民也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。不能是,自己糟蹋身体,由政府去买单。比如酗酒所发生的急救费,应该由个人承担。比如,美容保健方面的费用,应该由个人承担。总之,医疗改革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,国家应该将其视重大基础设施,要舍得投入,要保证公平。

http://www.guojundd.com/

 
上一篇:北京看病哪家强,卫计委官方排名出炉
下一篇:医院不给小孩看病,求解
北京西苑中医院预约挂号版权所有 2013-2017 保留所有权利 联系电话:北京代跑腿挂号电话:13121112865联系人:小郭